部水运院:向着水运科研潮头奋楫扬帆

这是一系列开启未来的创新:开发世界一流港口评价系统、研发远洋船舶气象导航系统、制修订《内河电子航道图工程技术标准》等8项国家标准……

这是一项项引领行业发展的成就:首艘智能航行试验测试船舶“智飞”号完成700多个航次近4万海里航程;首款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产品“甬港安”投保人数突破1.7万人;适应多式联运快速转运的新型40英尺半高箱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潜心耕耘,筑梦水运。今年,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简称部水运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在“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勇挑重担 强化重大战略政策研究

聚焦今日中国水路运输网,一条条航道纵横交错,一座座码头连点成线,干支衔接、江海直达,融入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网,在滚滚浪潮中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积聚了磅礴力量。

今年,部水运院全院上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跟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步伐,切实履行水运科研“国家队”职责,持续做好重大战略政策研究和重点专项工作。

445539_4d7b88fd-4315-4af4-baf3-01a49cf641c7.png建成首个行业性水运行业信息服务系统。

以全局眼光助推国家战略落地生根。部水运院持续围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高质量开展《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研究,为水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指导。支撑部出台《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老旧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专项再贷款项目政策,为交通运输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支撑行业重大政策研究。面对日益复杂的港口作业环境,部水运院支撑部出台《港口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推动行业安全管理取得新成效,为行业筑牢安全防线;参与研究起草《航运贸易数字化标准建设指南》《中国智能航行2035行动计划》等行业发展重要政策文件,推动水运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一条条规定编织成网,守护着水运行业的秩序;一份份文件细致勾勒,让水路交通行稳致远。

今年,部水运院全方位赋能水运法规体系完善高效,参与制定了《国际海运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航道运行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条例。

精锐尽出、全力以赴。这一年,部水运院用行动彰显实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开展行业政策研究等方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承担交通运输部各类研究项目百余项,深耕水运支撑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系研究,打磨出1个总报告及5个关键体系分报告。

把握机遇、迎难而上。这一年,部水运院以科技创新激发水运发展澎湃动能,用一个个扎实科研成果为水运领域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实施国家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平台水运板块建设任务,初步筑成包含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全球海运、铁水联运四大主要功能板块的首个水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参加商渔船碰撞风险防控和“商渔共治”有关项目。


全域发力 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这一年,部水运院多领域集中发力,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用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水运行业发展新篇写下生动注脚,充分践行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使命担当。

前不久,部水运院承担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已通过自评估,试点验收工作全面启动。该试点任务构建了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体系,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对标数据库和典型案例库,开发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系统,制订世界一流港口评价标准,发布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为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发挥“指标引领、标杆示范”作用。

445539_9f34a79f-b4c3-4d5e-83eb-ea95815379ad.png发布《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

“世界一流港口评价”只是部水运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目标任务的亮点工作之一。今年,部水运院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坚持创新引领,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牵头推进5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为水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研发的国内首款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产品“甬港安”已在宁波港投入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进一步提高港口安全管理水平;

完成天津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主体工程建设,将建成世界最大也是唯一能够进行四级海况下全尺寸溢油应急处置装备检测试验的设施;

445539_9d1c2048-f350-4275-a13e-821434a2608c.jpg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基地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形成了集辅助、遥控、自主三种驾驶模式和自动靠离泊于一体的海船智能航行系统,相关成果集成应用于我国首艘智能航行试验测试船舶——“智飞”号;

研发适应多式联运快速转运的新型40英尺半高箱和适用于城市配送的智能单元箱,探索出一条我国“散改集”“件改集”运输的新模式……

image.png我国首艘智能航行试验测试船舶“智飞”号。

今年,部水运院组织策划申报多项国家级项目,牵头承担并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河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与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技术研究”项目;与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牵头成功申报了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第二批攻坚任务“远洋船舶气象导航系统”,加紧研发自主可控的船舶气象导航智能化系统与装备。

安全为舵、绿色扬帆、智能领航,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浩渺征途中,每一步都凝聚着部水运院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今年,部水运院研发的“安全智慧大脑系统”集成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多地安全和保安检查中应用并获得好评;在全国首创提出零碳港口创建理念,助力山东潍坊港建成国内首个零碳港口;以《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路线图》勾勒出船舶行业绿色转型的宏伟蓝图。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了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在部水运院的科技版图中,这一点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

看智慧拔节,听水运脉动。今年,部水运院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在水运行业的应用,研发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船载终端“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MT—17)”,通过AIS认证,在三峡航段广泛应用;支持上海、河北等开展“更高水平自主可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示范应用”“更高水平智慧绿色干散货码头示范应用”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研究。


深化改革 推进全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今年,部水运院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深化改革适应新发展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部水运院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对院“十四五”科研发展专项规划进行中期调整,全面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推动水运科技发展迈向新台阶;强化院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指导和评估作用,为科研成果把关,激励科研人员勇攀学术高峰。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部水运院积极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主动作为,大力开展人才储备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配一批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专业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为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加强人才引进,今年共引进各类人才19人,全部为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占比71%;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建立首席研究员、青年首席研究员和青年科技英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于内,大刀阔斧改革创新,于外,积极拓宽合作“朋友圈”。为提升院层面的科研合作与开发能力,更好地推动不同部门不同专业融合发展、集成创新,部水运院建立科技合作与开发委员会工作机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河北海事局、河北港口集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11项,共谋发展事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部水运院积极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分享水运发展良策、共享水运科技成果、共建水运科研交流平台,让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水运智慧”。

今年,部水运院积极参与中欧、中德、中丹、中日韩、东北亚等双边多边国际事务合作机制,组织承办“亚太绿色港口研讨会”“丝路海运”“海丝港口”等国际合作论坛及“一带一路”国家港口数字化转型国际培训班,促进多方交流合作;有效推动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的工作,在马来西亚举办APSN理事会、绿色航运走廊主题年度论坛,组织并圆满完成今年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评选工作。

image.png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港口数字化转型国际培训班。


政治建院 走好水运科研“第一方阵”

港口航道边,有奔波采集基础数据的忙碌身影;实验场地中,有奋力突破技术瓶颈的苦耕汗水;会议室内,有激烈讨论、伏案疾书的生动场景……今年,部水运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理论武装为根基,拧紧全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凝聚起坚定政治理想的磅礴伟力,为水运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多年来,部水运院坚持强化政治建院,不断强化党的领导,院党委把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水运科研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院干部职工对政治机关的认识和理解。今年,全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当好“三个表率”,走好“第一方阵”。

追求科研卓越,离不开自觉肩负时代使命、矢志不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本领的决心。部水运院不断强化政治引领,院党委积极履行水运科研国家队职责使命,对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点任务,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研究谋划水运科研事业发展,做好为部服务,以科技支撑引领行业发展;重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研究职工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工,邀请专家围绕做好交通运输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辅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思想纯正,行动才能有力。为巩固拓展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部水运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全院上下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水运行业,精准做功;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讲授廉政党课,通过典型案例不断提醒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党风廉政之路,步步坚实;抓细抓实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系统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干部职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旗飘扬在项目一线”等号召,争分夺秒保障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顺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今年,部水运院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不断建强内网学习园地专栏、职工书屋等平台,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强大的思想号召下,部水运院的科研工作者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科研合力,向着更高的科研目标奋勇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年,部水运院将始终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使命,以水运科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勇立潮头书写水运科研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