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敬业奉献睦邻友好开放包容

郑和历史

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新航路

2024-11-22 来源:行走中的航运文化

中国海运航线的变迁之古代“海上丝路”的千年兴衰—— 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新航路

中国历史上最浩大的航海贸易活动当属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在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远航期间,郑和率领庞大的木帆远航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郑和回到故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舶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郑和下西洋巩固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的许多先例,可谓世界远洋航海史上的豪举,直接体现了明朝的强盛。

微信图片_20241204161257.jpg

打海盗、抓窃贼

郑和下西洋鲜为人知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成就了世界远洋航海中的壮举,然而郑和船队在航行途中却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要面对恶劣的海上气候、国外语言的不通和生活供给的困难,船队还曾遭遇过海盗趁火打劫。

在郑和船队到达旧港(今苏门答腊岛的巨港)时,就曾遭到过海盗的骚扰侵袭,这群海盗的头目叫陈祖义。陈祖义的祖籍本是广东潮州,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全家跑到了南洋当起了海盗,后来又召集了一伙人占领了旧港,这群海盗平时无恶不作,经常打劫路经此地的商船,许多国家的商人在遭到洗劫后都对其深恶痛绝却又毫无办法。当郑和一行人到达旧港时,陈祖义见郑和的船队船多兵众,不敢贸然下手,就假意向郑和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郑和的船队。好在郑和及时发现了陈祖义的阴谋,立即部署相应对策,等陈祖义率海盗们来抢劫时,郑和按照之前的部署指挥将士们击退了海盗,杀死了5000多海盗,烧毁了海盗船舶10艘,俘获7艘,还活捉了头目陈祖义。

在锡兰山(现称斯里兰卡岛),当时锡兰山的亚烈苦奈儿国王向明朝赠送了许多礼物,想以此增进两国感情,当郑和的船队到达锡兰山时,谁知当时贪婪的亚烈苦奈儿看见郑和的船队里装载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就假意请郑和到他的宫殿里,在盛宴招待之后就早有预谋地开始向郑和索要金银,并且暗地里还发兵去劫夺郑和的船队。面对绝境时,郑和沉着应对,当他了解到锡兰山的大部分兵力已被派去攻打自己的船队,都城空虚时,就一面火速派人从小路回船队报信,要求船队以死抵抗,一面传令调来2000多将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锡兰山的首都康提,活捉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之前还在领兵打劫船队的将领听说郑和的军队回攻都城,急忙下令撤兵回救。郑和立即加紧城防,死守城池并且抓住机会率队突围,顺利回到船队并击败敌军,被击溃的锡兰山国士兵们只得向郑和投降。郑和当场释放了所有投降的将领和士兵,只把国王亚烈苦奈儿和几个重要的锡兰山国官属扣留在了船队上,然后继续访问其他国家地区。

郑和下西洋船队到访多个王国及地区,曾到达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向西航行的广州—拉丁美洲航线(1575年)从广州启航,经澳门出海,至菲律宾马尼拉港,随后穿越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东行到达墨西哥西海岸。始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唐、宋、元日趋发达,至明代达到高峰,郑和远航的成功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郑和下西洋以和平贸易为基调,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以怀柔各国为目的,用金、银、手工艺品、珠宝和香料、苏木(药材、贵重红色染料)等奢侈品换取其他国家的一般商品,使明朝拥有了安定的政治环境;但是明朝政府却忽视了经济因素,最终导致国内空虚,民众怨声载道,活动被迫停止。

资料来于《中国航运史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电话:010-65290273,邮箱:zhenghera@163.com

郑和研究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