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定位是最古老、最简易的导航技术,是依据在视界范围内确知其位置的陆标(如山头、岛屿、海岸、特殊物标等),来判别与确认本船在观测时刻的地理位置。这种航海手段非但在古代盛行,而且在现代仍是航海人员必备的航海技能。
古代海图技术的顶峰——《郑和航海图》
随着海图绘制技术的积累,至《郑和航海图》的出现,古代海图技术达到了顶峰。《郑和航海图》绘于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1425一1430年),是当时郑和船队多次远航的航海实践及长期考察的经验集结,实为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一大创举,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全图涉及海区广阔、航线漫长,绘制范围起自我国长江下游东海之滨,东南至爪哇,西北至剌撒,西南至麻林地,航线遍及广大的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亚非海岸。图中对山岳、岛屿、桥梁、寺院、城市等物标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形象直观,易于在航行中辨认。
《郑和航海图》既具有山水画形式地图的特征,又具有航海图的特征。图中包含了大量的航海信息,如针路、牵星图、水深、航路等,这些都是航海时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图上共绘记530多个地名,包括了亚非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地名约占200个。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海船的远航经验颇为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郑和航海图》内容丰富而翔实,是一部既系统又相当完备的航海图集。根据当时的制图技术水平,该图不可能按数学投影方法和经纬坐标以及一定的比例完全绘制,而是以航海的实用性为特点,突出导航和定位所需的基本要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图集不仅对指导当时和以后的古代航海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亚非航线的开辟起到重要作用。从文献价值而论,《郑和航海图》是我国历史上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亚非远洋航海图,从世界航海界来说,也是最早的航海图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反映明初航海技术的百科全书。图中所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名对历史地理学、地名学、地图学史和地理学史的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文字资料来源于《中国航海史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电话:010-65290273,邮箱:zhenghera@163.com
郑和研究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