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敬业奉献睦邻友好开放包容

行业新闻

海洋新业态发展专题论坛在天津滨海成功举办

2024-07-15 来源: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7月12日上午,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海洋新业态发展专题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作为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海洋新业态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且备受关注和重视,是于今年增设的论坛。论坛聚焦行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安全绿色智慧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为主题,邀请了海洋新业态各领域的专家和相关机构代表,共同探讨海洋新业态发展趋势及相关的监管治理,提高行业对未来海洋新业态发展的理解,并加强在该领域的沟通与交流。

15101513qxau.png

本次论坛由中国航海学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国港口协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中国海洋学会、郑和研究会承办。中国航海学会监事长曹迪、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金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孙大斌、中国海洋学会专职副秘书长高建东致开幕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担任论坛第一阶段主持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战略处处长纪永波担任论坛第二阶段主持人并致闭幕辞。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主要嘉宾包括武汉理工大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先生;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李天碧先生;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主任(台长)金荣花女士;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高海云女士;天津海事局副局长柴进柱先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先生;吉林省航道局局长齐晓鹏先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先生、副院长冯玥先生。

论坛吸引了近200名参会者,包括行业监管部门、国家级科研院所及高校、大型港航企业及海洋产业集团的领导,以及来自海上风电、海上钻井平台、海洋牧场、海上旅游等新兴产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和对海洋新业态感兴趣的相关人士。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发表了题为《面向海洋新业态发展的水面交通系统展望》的演讲,介绍了未来海洋业态发展场景、技术趋势,以及展望思考。未来海洋业态场景不断丰富,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应急挑战,这些离不开水路交通系统的支撑和保障。未来水路交通系统将会更加数智化,发展趋势包括船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发展新型的船用智能设备、开发面向人员岗位替代的智能系统、发展港口运行控制中心等。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主任(台长)金荣花在《极端天气挑战与应对》演讲中指出,目前极端天气的挑战前所未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地球气候变暖,持续变暖使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和严重,应对极端天气刻不容缓。最后,金荣花主任详细介绍了远洋气象导航作为极端天气应对的实践行动,包括建立智能数字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开展远洋气象导航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演讲中分享了关于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的见解,并表示人类活动正在影响全球气候,未来的温度变化依赖于现在的能源政策选择,目前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采取了政策行动,而我国也发布了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周天军所长表示,未来我国在碳中和领域将有着广泛的机遇与前景。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副处长张伟在《海上新业态海事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演讲中介绍了新业态对海事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并分享了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海事监管方面的努力,以应对新业态对海事监管的挑战。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海洋新业态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海洋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此外,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曙光、中国船级社海工技术中心副主任李红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中海油服钻井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喻修其、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姜文鑫、招商局邮轮总经理助理张树凯、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绿色航运项目组副总经理聂德卫、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环保中心主任陈荣昌等8位专家,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讨、新兴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海上交通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三峡思考、海上钻井平台发展与展望、海洋牧场建设与经验分享、海上高端文旅、船舶清洁能源加注趋势与展望、海上新业态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表了精彩演讲。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海洋新业态发展趋势及相关的监管和保障服务,提高了行业对未来海洋新业态发展的理解,对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良策,为进一步推动海洋新业态的安全绿色智慧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和有益借鉴。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助推我国海洋新业态安全绿色智慧发展,以及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战略处处长纪永波宣布论坛圆满结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电话:010-65290273,邮箱:zhenghera@163.com

郑和研究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