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一线 | 部水运院:自研服务平台实现港口安全隐患数字化管理

一直以来,春运安全检查都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保障春运安全的有力措施。每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简称部水运院)都会派出多名技术骨干协助交通运输部开展春运检查工作。相较之前传统的安全检查,与数字化相结合的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成为今年宁波港口春运安全保障的新方式。

宁波北仑峙头码头是连接宁波和舟山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宁波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水上客运码头。今年春运,部水运院安全中心总工谢天生带领技术团队,使用自主研发创建的全国首个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一企一案港口企业服务内容精准覆盖,实现安全隐患数字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宁波港口春运安全保障能力。

每年春运期间,谢天生基本都在各大港口一线督导检查。回忆之前在主要地市开展检查的情景,他感叹道:“春运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有时甚至一天要跑好几家企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很难做到精准把握,还很有可能遗漏潜在风险较大的企业或该地区可能致险的情景和区域。”

宁波“甬港安”(即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的推广,给春运安全保障带来了新思路。“以往春运安全督查更多的是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企业是被动接受的,并且检查企业类型或区域可选余地不多。”谢天生介绍道,“‘甬港安’将被动的安全检查转化为企业定制化主动型的技术服务,这样既最大价值发挥专家的技术优势,也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自主意愿的提升。”

数字化应用和智慧化监管是提升港口安全管理水平的一大利器。据谢天生介绍,通过平时企业服务数据的积累,特别是对宁波港口企业问题隐患的严密监控、实时跟踪和统计分析,技术团队已全面掌握区域内港口企业的安全风险水平。春运期间,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针对性的区域风险分析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特征分析,以此为基准,便可精准开展春运期间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让春运安全更有保障、管理更有温度、企业更有活力。(来源:中国交通报)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