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水运行业该如何配置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新基建”的本质还是基建,要正确看待和认识,厘清发展思路和逻辑。对水运行业而言,关键是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引擎动力作用,打好“新”“旧”基建组合拳,促进高质量打造水运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做好基础支撑。

为何启动新基建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

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多次会议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强调,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连串的会议,“新基建”前所未有地进入中央高层布局之中,频率之高可见其重要程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新一代信息科技正处于重大突破的窗口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据IMF专家预测,受疫情持续冲击和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经济衰退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疫情短期影响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公开的数据看,2020年1-2月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同比下降9.6%、15.9%和2.4%。2月,我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降至35.7%和29.6%,创历史新低。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必不可少。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条件,基建本身也具有重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基建兼顾短期逆周期调节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成为基建投资领域新的发力点。短期看,新基建可拉动大量需求,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长期看,新基建将推动新动能供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创造基础条件。

如何理解新基建

相对铁路、公路、桥梁、水利、电网工程等传统意义上的“旧基建”而言,新基建是以现代科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科技为支撑,打造安全可靠、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经济适用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底盘支撑。

“新基建”的本质还是基建。除了具有外部性高、公共性强、投资额大、跨时间长等一般属性外,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等特性,具有鲜明的科技导向和时代特征。一方面,是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AI、物联网、智能电网、数字轨道交通等领域。如港航云数据中心,不仅仅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更为港航业务拓展、业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底盘支撑,促进数据赋能水运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以增强传统基础设施的系统弹性和安全免疫力。以传统码头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例,通过5G网络、北斗导航、物联网、AI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打造“数据+”“智能+”的新一代自动化码头系统,实现码头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环保运行目标,提升码头的“硬核”实力。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更好支持创新驱动、绿色环保和消费升级,在补齐发展短板的同时,加快新引擎助力发展,这是新时代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本质要求。

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建设与发展,我国水运基础设施供给已经实现了由短缺向基本适应的转变。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专业化码头和航道条件适应了当今国际海运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内河高等级航道体系基本形成,内河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44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3.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1亿TEU。水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现阶段,沿海港口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基本过去,进入了结构优化调整、功能拓展、科技创新和软实力强化的重要阶段;内河水运在继续补齐航道等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也将加快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新基建为新引擎动力,进一步推动新动能发展,促进水运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新、旧基建不是单纯的互补关系,更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传统旧基建重在稳需求、注重补短板,新基建重在新兴产业、谋未来发展。新基建尽管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但目前的规模体量还不足以支撑稳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新”“旧”基建融合发力将成为发展主流,基建投资会更加侧重新基建。要在进一步补齐传统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加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引擎动力和带动效应,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水运行业该如何配置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水运行业应紧紧抓住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和国内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推进“新”“旧”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打造水运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做好基础支撑。

第一,做好统筹规划。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适度超前、统筹推进。处理好存量与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关系,统筹水运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管道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完善水运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实际,做好交通(水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和时序,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规模过度超前。

第二,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交通(水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支持构建多元化的示范和应用场景。加强新形势下水运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进打造行业联盟。加大基于“新基建”创新应用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将水运“新基建”纳入交通强国试点示范内容,引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

第三,加快补齐短板。一是进一步提升沿海和内河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继续推进码头泊位设施的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继续推进大型深水进港航道建设。二是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统筹航道整治和河道治理,增强航道通行能力。以长江、西江为重点打造全流域黄金水道,推进航道网络化,统筹推进支线航道建设。加快实施京杭运河扩能工程,加快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主要港口和航运中心为重点,加强铁路、公路集疏运系统建设,重点突破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强化港口枢纽功能。四是完善水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高效衔接。

第四,打好新旧组合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做好综合平衡和衔接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统筹推进新旧基建融合发展。一是大力推进5G网络、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与水运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数字化水运基础设施体系。二是稳步提高码头装卸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码头装卸工艺及相关场站设施,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三是有序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水运基础设施的系统弹性和安全免疫力。四是深入推进数据赋能水运发展,加快智能航运、智慧港口、数字航道等建设,完善港航云服务数据中心,健全港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五,强化战略布局。编制出台交通(水运)领域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关键科技产业发展路线图。加强前瞻性、引导性的技术研发与供给,全面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前瞻研究布局“AI+”数字航运、自动化码头、智慧港口系统,超前研究跨区域重大水运联通工程,超前谋划中远期大宗散货码头功能调整或退出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定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的关键亟需标准。探索“揭榜挂帅”等新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制。

第六,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投资和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投资方向和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放宽“新基建”市场准入,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大政策工具调节力度,严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