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世武 研究员,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港口物流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主任,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臂架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李清 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编纂工作办公室主任,院刊《水运科技》主编。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航海学会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疏浚装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
-
张德文 研究员,港口物流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全国起重机械标委会臂架起重机分委会秘书长。
-
顾群 研究员,从事港口、水运领域电气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研究工作近三十年,主要涉及数字航道、智慧港口、码头自动化、岸电设施、内河电子航道图、船舶信息化、无人机应用、智能产品研发等技术领域。成功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实施工作,牵头和参与码头岸电技术、电子航道图、水运信息化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十余项,主持完成多项煤炭、散粮等码头电控系统工程。
-
梁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IPMP国际项目经理,曾任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从事港口电气自动控制研究,具有丰富工程咨询设计、项目管理及招投标经验。从事港口标准化研究,任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编写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发表论文10余篇。
-
饶京川 研究员,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物流装备开发及港口装卸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部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20余项技术开发与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
丁敏 研究员,从事港口工艺与装备研究工作18年,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港口码头装卸工艺设计、港口装卸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主持编写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港口工艺与装备设计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
-
李纪彩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国家首批注册土木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
-
胡思唐 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宏联工程机械制造中心总经理。长期从事港口工艺装备的科研、开发、研制、技术咨询和质量检测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项目几十项。
-
谢琛 研究员,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
-
孙倩 山东省冠县人,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院物流保障与北斗应用学科带头人,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与装备发展部北斗国际合作联合专家组专家,联合参谋部国家PNT体系论证专家组专家,国际海事航行安全、通信与搜救研究分委会委员,海上无线电通信研究分委会委员,卫星技术应用研究分委会委员,航行警告研究分委会委员,航标分委会委员。
-
张华 张华,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处副处长,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兼任APEC运输工作组多式联运与智能交通专家组(APEC TPT-WG IIEG)主席。
-
李继春 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综合交通与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全球智能集装箱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标准化协会现代物流分会秘书长;全国综合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理网分会委员、全国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慧物流分会委员。
-
吴喜德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航海保障与航道技术研究中心(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长期从事交通水运发展战略规划、工程前期及水运工程科技项目咨询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交通运输部、军队及地方省市近百项综合交通、港口航道战略规划和工程项目咨询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咨询论证工作,著有《中国灵渠古运河在水运交通史上的价值研究》,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工程咨询奖。
-
岳亮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航海保障与航道技术研究中心(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港口海岸工程关于海事、航道方向的研究咨询,以及航道和海事政策、法规、规划、战略、标准等研究。成功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以及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实施工作,先后承担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并发表多篇论文。
-
周家海 1980年8月出生,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物流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水科远大设计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研究员,国家一级造价注册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测工程师,交通运输领域行业专家,珠航局水运建设类“双随机”抽查入库专家。长期从事水运行业科研工作和技术服务,重点从事港口工程、水运行业监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和工程咨询等不同领域的与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和智慧海事相关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科研成果转化等具体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参与并完
-
李益琴 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长期从事水路运输装备、智慧港航技术、标准研究及制修订、科技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开发项目多项,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
邢虎松 副研究员,工学博士,开展港航物流供应链、城市物流规划、多式联运、企业物流等方面的研究。
-
焦芳芳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船舶运输经济研究室主任。
-
张攀攀 副研究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港口装卸工艺、港口设备智能化及状态监测相关领域研究,参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项,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项,负责或参与财政部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5项,编写科学研究/工程科研等报告10余篇,相关科研和设计成果在工程中得以应用。
-
刘垒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院航海保障技术研究中心航道室主任,我院代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第三方技术咨询的主要负责人。
-
孙永强 青年首席研究员,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远洋气象导航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从事船舶气象导航、通航安全影响论证、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方案、海洋工程安全等咨询类业务,海事政策、法规、规划、战略、标准等研究,以及海洋工程领域技术服务与咨询。参与、主持过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主要有“远洋船舶气象智能化导航关键技术研发”“内河船舶编队航行技术及应用示范”“远洋船舶气象导航系统”“北极航道通信导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示范”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交通
-
赵溦 1988年9月出生,工学硕士,副研究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装备中心工程装备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港口工艺与装备技术咨询、项目开发与设计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港口装备设计研发及大型工程项目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5项。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二等奖1项等;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编制国家标准1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2项;参与发明专利研发工作1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工作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
-
虞楠 1991年4月,江西上饶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现任院物流中心现代物流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兼任APEC运输工作组多式联运专家组副主席、中国航海学会第一届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现代物流与多式联运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核心研究人员,主导的多项研究成果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
-
谢岗 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邓延洁 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集装箱运输智能化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慧港口工作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发展专家组成员。
-
马彦敏 研究员。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设计评标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连续输送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管道物料输送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