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3月出生,湖北沙市人,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研究生,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集装箱运输智能化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慧港口工作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发展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水运、物流、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标准化等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中国港口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水运工程优秀咨询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现代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示范、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规划、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适应全球供应链研究、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研究、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研究、铁水联运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广西打造渝桂新“南向通道”发展战略研究、宁波港建设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研究、洋浦经济开发区港航物流产业规划、长江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化与相关技术研究、三峡库区枢纽港经济圈物流服务示范工程、港口绿色物流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依托顺丰航空枢纽打造快运物流和临空产业中央集配区发展战略研究、集装箱电子标签开发与应用、长江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复杂环境下高堆叠集装箱自动识别方法与技术、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潜江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重庆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等。参加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西部交通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
长江上游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2015-10-19 14:03
为科学评判和优化长江上游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长江典型区段集装箱运输组织进行系统仿真.结合该区段集装箱外贸出口情况,建立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模型.使用Flexsim自带的优化算法,通过设置实验参数和评价指标,优化运输总成本和船舶配比,运行结果与实际吻合.中转模式在船舶投入总成本,船舶航次装载率及集装箱压港时间三个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两种模式的运输总成本和平均装载率相差无几。
-
发挥水路运输优势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2015-07-15 13:5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服务是推进实施三大战略的重要抓手。水路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规划了南北沿海运输、沿江运输两大水路运输通道。新时期应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不断完善水运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加快发展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服务,为国家三大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
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问题及政策对策研究
2014-10-19 14:06
首先阐述我国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其次分析目前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发展规划、设施建设、运输管理以及规模化经营四个角度提出促进我国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政策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