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出生,天津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获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兼任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水运管理领域咨询和研究工作,重点从事水运战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港口政策咨询领域,主持开展了《“十三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与特点研究》、《沿海港口经济贡献指标体系研究》、《促进我国港口转型升级政策研究》、《新时期水运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研究》、《自由贸易港的法律法规梳理与研究》、《中国港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等研究工作。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交通运输部出台的《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所采纳。参与了《海南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打造海南港航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研究》、《海南游艇管理政策创新研究》等工作,有关研究成果为《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实施方案》提出了技术支撑。在水运战略研究领域,先后参与了《中国水运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海运强国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内河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十二五”期促进水路运输发展思路和有效途径研究》、《中国水运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我国海运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关研究成果作为主要理论和实证依据为《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所采用。在水运经济运行评价领域,该同志作为交通前期工作费项目《中国水运监测预警机制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设计了中国港航A股指数的编制方法。目前该指数已成为交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参考之一,并在多个期刊、报纸、网站上进行发布。同时参与指导了《北部湾港“四个一流”建设战略规划及评价体系研究》、《宁波舟山港对标世界一流港口研究》、《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研究》、《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航运物流功能分析及政策需求研究》、《国际港口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各地开展“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共完成包括交通运输部重大项目6项,国资委项目2项在内的各类课题50余项。曾获得2012-2014年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所从事的科技工作获得中国航海科技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1次。
-
哈以冲突对港航业的影响
2024-01-19 18:29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袭击,随后引发了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展开的多轮空袭和地面入侵,拉开了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地区冲突。此次哈以冲突,是历史性长期积累问题所致,欧美、中东等各方势力参与其中,不仅在地缘政治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对港航业造成一系列挑战。
-
打造沿海水上高速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建议
2021-01-13 08:32
沿海水路运输在深化对内经济联系、链接世界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着关键纽带作用,其具备的相对优势,将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迎来重大机遇与挑战。通过借鉴欧美等国外建设“海上高速路”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海上高速路振兴计划”及三点建议:一是把沿海水运大通道纳入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其法律地位和功能定位;二是加快建设沿海重点物资运输系统;三是实施畅通沿海港口战略。
-
津冀港口唇齿相依谋共赢
2017-04-03 05:53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津冀港口的协同发展也成为了大势所趋。
-
对区域港口发展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2016-09-28 17:12
随着我国港口的快速发展,在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港口市场竞争秩序、港口与城市和谐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港口发展中的问题逐步突显,深化改革成为解决港口健康发展问题的关键,转型升级成为破解港口健康发展问题的出路。
-
纯行政命令整合很难奏效,纯商业模式整合成本过高 国内港口资源整合路在何方?
2015-10-28 17:12
港口资源整合不是新鲜事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期的上海组合港就是港口行政资源整合。现在港口资源整合成为热门议题与港口竞争加剧的大环境密不可分。从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以及正在进行的港口资源整合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我国国内港口资源整合模式大体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