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院青年首席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运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市场及政策分析等水运经济领域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大型港航企业战略规划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
出版专著1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8篇,核心期刊5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演讲2次。研究成果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技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交通运输部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学著作奖二等奖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等。
-
船舶大型化极限问题研究
2020-07-29 16:29
为了探究船舶大型化的合理极限规模,回顾了油轮、散货船及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历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归纳了船舶大型化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分析了船舶大型化对港口和航运市场的影响;对海运需求、运距和运输组织方式等关键因素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
新航路对航运业及我国港口竞争格局的影响
2017-04-29 16:33
巴拿马运河被誉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桥梁",每年大约有1.4万艘船舶通过。为适应世界经贸发展和船舶大型化趋势,2007年巴拿马政府决定对运河进行扩建。扩建工程于2016年6月26日正式开通,能够通过最大集装箱船的名义运力在1.3万TEU左右,是过去的两倍多,船舶的通过时间从18小时缩短为11小时,通航能力大为提高。
-
新时期我国沿海港口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2017-04-04 16:35
本成果应用领域是港口发展宏观战略与规划;研究原理是综合运用需求与供给、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系统考察港口发展的环境、现状、趋势,推演出港口转型升级的内涵、方向、目标与路径。
-
我国港口功能评价及拓展方向研究
2015-09-29 16:40
对于大型国际性港口,港口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综合运输物流枢纽节点上,更应成为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和增长引擎关于港口的定义在很多法规、典籍中都有规范表述,这些传统上的港口概念更多将港口作为静态的有限的空间来认识,对其功能描述仅在于将港口这一空间区别于其他空间。港口应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概念,其位置、空间、服务功能、服务范围都是应一系列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
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15-09-29 16:38
分析了2015-2020年国际干散货市场的海运需求、运力供给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煤炭、铁矿石、粮食2020年的海运量以及干散货船运力规模给出了预测。通过分析得出,短期内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供需关系将难以改变,市场走出低谷将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新一轮调整后,干散货市场的供需关系将会在一个新的平衡线上波动,海运企业也将逐步走向微利的新常态,企业间分化更加明显。
-
新常态下我国海运发展特点
2015-07-29 16:41
当前,世界经贸增速放缓,区域和国家增长分化;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低位;同时以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新为代表,产业孕育新突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加之我国处于"三期"叠加,以及"新四化"的不断推进,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发展环境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