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2月出生,江苏省海安市人。1991年初入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2000年始任职研究员,现任院首席研究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是国际港口协会(IAPH)和国际航运协会(PIANC)可持续港口报告联合工作组成员,国际航运硫排放控制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中国航海学会专家,中国港口协会绿色港口评价专家。
从事过的水运研究和咨询工作涉及港口机械研发、港口码头规划、码头操作系统开发、港口和航运节能减排、标准和政策制定等,完成过多项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过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次航海科技奖和1次港口科技进步奖等。过去10年,负责或参与制定了《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港口码头能效管理技术规程》《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等行业标准,制定了《“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和《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等,目前上述方案和标准均已颁布实施。
发表论文400余篇,被《2008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统计确认为2007年水路运输学科高被引作者第1名、交通运输学科高被引作者第5名。
-
我国控制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所面临的问题
2020-07-16 08:08
为有效减少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助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介绍船舶排放氮氧化物的来源和控制方法,阐述《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有关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条款,指出我国控制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若要有效减少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则需要在接受并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设立公约认可排放控制区、推动公约控制船舶氮氧化物减排规则完善等方面有所突破。
-
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2020-01-16 08:08
本文在介绍《2015控制区方案》实施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分析《2015控制区方案》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概述交通运输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
我国绿色水运发展水平与水运强国的比较和经验借鉴
2019-06-16 08:0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我国水运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港口生产和水路运输规模中的大半增量是在这一期间产生的,配套的水运基础设施大多也是在这一期间建设的,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在大型化、高效化、先进程度方面均优于美国及欧盟的水运强国,如能在绿色水运发展的理念、认知、措施、机制和成效等方面汲取其他水运强国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绿色水运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
控制船舶污染:设立国际公约认可排放控制区
2018-08-16 08:08
最近,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船舶控制区调整方案 (征求意见稿) 》, 试图通过进一步扩大控制地理范围、加严排放控制要求, 降低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 促进港口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因为受到国际公约和国际法的制约, 按照国内法划定的排放控制区, 无论地理范围还是控制要求都很难达到有效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唯有尽快申请设立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MARPOL公约) 认可排放控制区 (ECA) , 且申请设立ECA宜早不宜晚。
-
长滩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与经营概况
2016-08-16 08:08
美国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其贸易货物主要以海运方式输入和输出。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来看,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大国。2014年,美国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649万TEU,占当年全球海港集装箱吞吐总量的约6.8%。与欧洲国家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较早的情况(欧洲国家早在1993年就出现了运作成熟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不同,尽管美国科技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较强,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美国码头工人担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会减少其工作机会,码头工
-
借鉴美国加州经验 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
2016-02-28 15:12
推动我国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宜借鉴美国加州的经验,由当前采用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激励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应用,尽快过渡到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并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实际进展和目标要求,制定我国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路线图和时间表。